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

超级求知欲——激发孩子的求知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原动力,是孩子成功学习的必要条件;

它可外化为强烈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意志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心理表现。

image.png

求知欲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取得好成绩。

作为家长,要特别重视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和上进心提供了可能;

即提供了“有”,所以家长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孩子的天性是好学好问的,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上至云电风雨、日月星辰,下至海洋生物、河流山川,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且认为家长什么都知道。

于是从会说话起,就不管家长有事没事,缠着提些稀奇古怪或被家长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定要正确对待,切莫等闲视之,甚至批评孩子。实际上这种好奇好问的天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渴求知识欲望的“幼芽”,且这株幼芽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

如果家长能精心保护,耐心教育,科学地为之“施肥浇水”、“除草灭虫”,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保护不当,就会使之遭到推残,甚至被扼杀。

求知欲是人内在的动机和愿望,家长千万不能阻塞了孩子内心深处向外延伸的线路,内在线路阻塞,就不可能与外在的影响对接,那样你怎样打骂,怎样苦口婆心,怎样恨铁不成钢,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都会把你的话当做耳边风。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呢,教育专家指出要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在3~5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

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

如果孩子提不出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 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孩子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家长们不能忽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

第二,从孩子的爱好入手引导。

如果孩子迷恋恐龙,你可以经常带他去自然博物馆,或者到图书馆里给他借一些史前动物的画册,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买一些模型玩具,随时在家里上演侏罗纪大战。

不要对孩子迷恋那些冷僻的知识而失望或担忧,恰恰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爱好更能够维持得长久。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他尽可能多地接触外界事物,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

第三,必须培养孩子尊重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

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盲目自大、“我即真理”的坏习惯,他就很难接受科学知识中的逻辑和推理,很难明辨是非,也很难理解文章所表现的正义和主题。

他不崇拜真理,又怎么会对包含真理的知识产生渴求的欲望呢?要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就必须让孩子从小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 理;

家长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书籍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多方面引导孩子逐步意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孩子养成求真务实的思维习惯。

第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小到自身,大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每个人都想在父辈的基础上坐享其成或不劳而获,总有一天会穷尽。

在亲子活动中可以经常问孩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然后因势利导,通过一些浅显的故事,激发孩子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孩子自尊、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远大的人生理想是激发孩子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

第五,家长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

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

当孩子做得好时,应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第六,身教重于言传。

家长对家庭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以及对读书 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周围环境和榜样的示范也很重要。

有了孩子,身边就像多了一面镜子,家长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与表现,尽力不要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孩子面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影响最深刻、最持久的教师。孩子学习品质的好坏,家长对其影响最大。

第七,家长要耐心、科学地对待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

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做作业,往往会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发对学习困难的孩子产生坏的影响。

家长可以找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矫治

第八,要让孩子体会知识的作用。

孩子的求知欲往往表现出随意性,今天对这个特别喜爱,明天对那个非常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家长首先要掌握孩子学过哪些知识,然后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设法用到这些知识,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

家长应时常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用孩子学过的知识向他解释。当孩子经常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经历往往能激发他的求知欲。

第九,要让学和玩结合起来。

学习是辛苦的,玩是快乐的,而孩子无法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能要求得过于严格、过于严肃,以免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

一方面,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近似于游戏的方法。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在孩子要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他玩一些知识性的游戏。

比如,当孩子们在无意义地乱跑、乱叫时,可以建议他们来个数数游戏、唱歌比赛等,孩子往往同样玩得很快乐。这么一来,学和玩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可以在快乐中不断地学到知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6.6 Valyria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